前记
王医生主任:耳鼻喉医保医院的手术医生,副主任医师,一位患者眼里认真负责、医术精湛的好医生。
不了解医生这个职业的人,都说当医生好,病人那么多,永远都不会被下岗。懂的人才知道医生的苦,手术医生苦。如果四五台手术的话,那么相当于一整个工作日,都要泡在手术室里,连吃饭都要挤时间。如果七八台的话,那就意味着要加班。
2015年,王医生主任完成了900多台手术,平均2、3台,零医疗事故,为2015年度耳鼻喉医院的员工。
王医生兢兢业业的工作得到同仁的认可
因为王医生主任比较忙,约访王医生主任,真的很难。王医生主任真的忙得没有一点休息时间?也不是,难的是看到他的疲惫,你不忍心去打扰,而且即便是在休息,他也在工作,写手术记录、整理准备下一台手术、查房......以至于要蹲点,守着他,才能了解到他的行程。
上午7:50
医院开诊的时间是早上8:00,而7:50王医生主任就在办公室了。在他的小本上,捋一捋当天的工作思路。紧接着开晨会。然后查房。
上午8:20
台手术进入准备工作。主任一遍遍确认准备工作是否完善。半小时后,进入了手术室。手术时间原定2小时,也就是10:50手术结束。几名家属很耐心地等候在手术室外。
手术室开始了紧张的忙碌。里面的情况或许可以想象一下,但医学的严肃性又让人想象不得。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,王医生主任此刻精力高度集中,因为任何一台手术,都有风险,他要全力以赴,对患者、患者家属负责任。零事故的诞生者,每次都会全力以赴,不仅要零事故,还要尽善尽美,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“要把事情做得漂亮”。
王医生主任正在为患者做手术
上午10:00
王医生主任还在手术室。
笔者去主任负责的病房看了一下,一位在外地医院被误诊为“鼻息肉”的患者说:“老是鼻塞,去了不少医院,都说是鼻息肉,说把鼻息肉摘了就好了,但是反复好几次了,都没得什么效果。花钱事小,人遭罪啊。就那个王主任说我这个病不是鼻息肉,是另外一种病,治疗的方法也不一样啊,找不到对的医生就是麻烦、受累。”
笔者去医生办公室了解到,该患者得的是“内翻性乳头状瘤”。这种鼻部疾病拍出来的CT与鼻息肉的CT非常相似,很容易被误诊为“鼻息肉”。手术方法也差别很大,从泪前隐窝入路进行切割,这种方法比较干净比较,但又的风险,容易出血。手术做了2小时15分钟,比一般的鼻息肉手术复杂、耗时长,再加上病人之前做过鼻息肉之类的手术,二次手术,也给医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。这考验着医生的手术水平,也考验他们的心理素质。这2个多小时里,精力要高度集中,压力还是很大的。
上午11:00
手术室外。
患者本该这个时候出来,却还没出来。家属有些着急了。
又过了一刻钟,患者才出来。
中午11:40
王医生主任才从手术室走出来。他还要赶回去赶紧做手术记录。其实已经到休息时间了。
约访只能放在下午。而下午王医生主任还有2台手术,2台手术结束的话,也快到5点下班的时间了。所以暂定,约访放在4:30之后。
下午4:30
王医生主任虽然在办公室,但依然在忙。
大概十五分钟之后,我们才开始聊起来。
中间,主任问介不介意抽烟,其实笔者很介意,但考虑到他应该是为了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,也就口是心非:不介意。
1992年他考上了安徽省医科大学,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录取率百分之一,可谓天之骄子。从朴素的乡村走出来的他,比较知道自己肩头沉甸甸的责任。努力学好专业课,做好每一件事情。这样的成长环境,让他很受益,做好每一件事情,成了一种习惯,习惯的力量如此强大,推着他一直前进。
正因为专研刻苦,当时分配至当地的市立医院,做耳鼻喉科的手术医生,一待就是14年。十多年医术的孕育,终于开始吐露芬芳,他开始崭露头角,成为医院耳鼻喉科的顶梁柱,医院重要的手术会议都要找他分析。很多朋友的朋友都开始推荐他,在当地,他也算是耳鼻喉科响当当的医生了。
即便如此,他还是觉得要学的太多。医院每次开展学习讨论的时候,“问号”多的总是他。王主任喜欢琢磨问题,经常拿国内耳鼻喉医生的经验相比较,虚心求经,在临床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。
做一行,爱一行,精一行,对患者负责任,就是对医院、对家人和自己负责任。然而,促使他比较加的源动力,是希望患者能够、能够免受痛苦的使命感。
后记:
王医生主任,自2013年来南京耳鼻喉医保医院工作以来,一直深受患者信赖。很多患者给他送锦旗,每次送锦旗的时候,王医生主任都觉得很不好意思,他把所有的锦旗都锁在了柜子里。其实医院的同仁都觉得,挂在办公室挺好的,又没弄虚作假,这是实打实的患者的信赖,患者的信赖不就是医院好的口碑么?但主任还是觉得,锁起来好,把荣誉束之高阁,才不会被荣誉羁绊。
王医生主任的医术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认可